邊緣的擴展,以及對云和托管服務供應商的依賴,將會推動我們在未來一年看到更多我們期待的東西。從改變數據中心的物理架構,無論是高密度的還是混合的,到改變世界對數據所有權的看法,2018年數據中心產業將迎來一系列重大變化。以下是我們預測在未來一年內會看到的情況:
1. 第四代數據中心的出現:正如iPhone推動了云計算的發展一樣,下一波技術也會推動數據中心再次進行調整。分布式計算、對邊緣越來越依賴、以及實時數據需要一個能夠全面集成邊緣和核心能力的數據中心。進入第四代。下一代數據中心將會通過可擴展模塊提供容量,同時利用熱管理解決方案、高密度電力供應、鋰電池和高級配電系統,實現從邊緣到核心的無縫操作。第四代數據中心將利用復雜的監控和管理技術將其全部整合在一起,共同操作IT節點。考慮降低復雜性、前期成本和延遲,以及提高利用率。
2. 云供應商采用Colo: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尋求使用云計算,隨著這種采用的增長,數據中心的容量也急需擴充。雖然一些云服務提供商可能會沿著新構建的道路走下去,但其他提供商,無論是出于選擇還是需要,都將開始關注colo合作伙伴。而colos已經在準備滿足這樣的需求——在現有的數據中心中指定特定的云計算空間,并提供定制化設備。
3. 重新配置中型數據中心:云計算和托管資源的擴展改變了傳統數據中心的狀況。隨著企業更加依賴于云和colo,提高了效率、安全性、可用性和可擴展性的小型企業設施將會出現。即使云計算和colo采用的速度較慢,預計我們也會看到混合云架構,將更安全的IT資源與私有或公共云相結合,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管理風險。
4. 高密度的實現:對高融合計算系統越來越多的采用,以及托管服務提供商更高的機架收入潛力,只是高密度機架越來越受歡迎的幾個原因之一。10kW屬于常態,15kW在超大規模設施中的部署也屢見不鮮,其中一些已經慢慢向25kW的方向發展。雖然這種進展可能比較緩慢,主要原因在于對形式因素的考慮,但對電力和空間的同時需求肯定會延續到2018年及以后。
5. 世界對邊緣作出反應:邊緣的演變引出了新的問題,尤其是當網絡跨越城市、州和國家界限時。誰擁有邊緣資源的數據? 我們如何確保這些數據的安全性? 這些問題不是行業和專家獨有的問題,世界各地的企業、政府和監管機構都將順勢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行動。